第一代西钢人“住着干打垒,吃着青稞馍”,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北大地上种下特种钢的种子。
此后直到新旧世纪之交,西宁特钢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原材料由国家调拨,产品由国家销售,工资由国家发放。但市场经济的冲击,把西宁特钢产品结构单一、研发投入少、经济效益低的缺点展露无遗。西宁特钢意识到产能落后以及供销受掣肘的问题,于是改造生产线、开发新产品、延伸采矿产业链,度过了转型难关。
“由于转型升级推进得比较晚、投资非常大,又普遍存在‘短贷长投’的情况,近年来,西宁特钢和国内很多特钢企业发展都很困难。”2019年全国两会时期西宁特钢的控股股东西钢集团董事长张永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自从转型升级以来,西宁特钢一直面临着“钱的困扰”。
2004年,西宁特钢分别组建了从事煤炭开采和炼焦、铁矿开采及磁选、矿冶科技的三个子公司,为此大笔借债,当年发行债券收到4.9亿元现金,借款收到8.7亿元现金。
此后西宁特钢逐渐加大投入,连年筹款,债台高筑。负债率从2004年的61.21%一路飙升,2007年为72.3%,2015年升至92.84%。负债高企,财务费用也居高不下,对净利润影响很大。以2015年和2018年为例,2015年西宁特钢营业收入为60.53亿元,净利润为-16.19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将近6亿元。且借款多为短期,2015年年底西宁特钢短期借款高达69.72亿元;2018年西宁特钢营业收入为67.87亿元,净利润为-20.46亿元,其中财务费用为9.39亿元。2018年年底西宁特钢短期借款高达82.04亿元。
直到现在,西宁特钢依旧没有从财务困难中缓过来。
|